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公布2021年空污、水污十大違規企業名單,並從違規事實嚴重性、總裁罰金額與次數綜合評量,頒發第四屆「環境金害獎」。今年的得獎者有第四度上榜的國營事業「中油」以及化學原材料製造商「華鉬實業」、半導體導線架製造商「利汎科技」與經濟部工業局轄下的工業區服務中心。綠盟指出,中油、工業區服務中心都受經濟部管轄,華鉬也位於經濟部轄下的工業區中,但在2021年卻分別發生火災、嚴重超標、偷排廢水等問題,對於這些環境污染經濟部責無旁貸,必須負起完全的督導與管理責任,確保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兼顧環境永續。
今年是綠盟第四度頒發環境金害獎,從近四年的違規紀錄分析(表一),2021年全台空污、水污總裁罰件數相較前三年有明顯的下降;依裁處事由與違反法條篩選出造成污染事實的裁罰仍呈現上升的趨勢,整體來說,事業單位在污染管控仍有待加強。
表一:近四年空、水污裁罰筆數
台塑集團是臺灣最大石化集團,在氣候變遷減緩與環境權、人權保障都負有不可迴避的義務。關心台塑氣候與環境人權義務的團體,6月9日於台塑公司股東會會場外召開記者會,要求台塑必須提出更明確的淨零路徑與措施,同時也要回應在海外投資造成的人權、環境侵害。團體代表也以股東身份進入會場發言。向台塑股東說明台塑在氣候、人權議題上的表現若不能積極改善,不只影響企業永續經營的表現,更將嚴重拖緩淨零轉型。各團體共同呼籲台塑集團全體股東,要一起監督台塑永續表現,並要求台塑善盡企業的環境與人權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