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百萬群募打造民間版開放資料平臺,全民監督抓出空汙兇手

By kimutaku608 / On 2017-03-07

三月 7, 2017  NPOst

文/NPOst 特約記者 王舜薇

「這不是政府才要做的事情嗎?為什麼你們還要募資搞汙染數據資料庫呢?」

2 月中,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簡稱「綠盟」)籌畫的「透明足跡群眾募資專案正式上線,目標是在 2 個月內募集到 350 萬元,用於長期營運一個蒐集並呈現臺灣汙染數據的資料庫網站。然而,剛開始籌備時,他們卻不斷收到上面的疑問。

募資專案上線前 1 個月,綠盟揭露了雲林六輕空汙超標資料消失事件(參考:〈六輕超標空汙數據 2.5 萬筆竟消失〉),正好解釋了為何一個從「民間需求」出發的資料庫至關重要。

政府聲稱的「開放資料」,竟是虛與委蛇

在資料庫建置開始的 10 個月內,綠盟發現六輕的即時監測值有 25,000 筆超標紀錄,但是地方環保局並未開罰。更糟的是,他們進一步發現,主管機關環保署完全沒有這些超標的原始資料留存,僅顯示廠商事後注記的「無效」等字樣;同一時間,綠盟在中部的夥伴環團,仍不時察覺六輕排放可疑氣體,實際狀況與政府處理超標資料的態度顯有落差。

也就是說,政府看似「開放」了資料,但因為無法回溯、查找困難,甚至容許疑似製造汙染的企業有修改資料的空間,對於確認汙染問題的源頭並無幫助。若非建置系統化的資料庫,不間斷抓取原始數據並詳實比對,汙染的元兇恐隨資料一併消失。

「開放資料並不是你去跟政府要什麼,就可以拿到什麼。會不會用、怎麼用、哪裡找,都是很大的挑戰。」負責「透明足跡」的綠盟專員曾虹文一語道破目前政府「開放資料」口號下的真實缺陷。

過去多關注核電、能源議題的綠盟,因為對國際核工業鍊的研究,近年逐漸將視角延伸到汙染轉移。中國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從 2006 年起利用汙染數據庫,揭露蘋果、三星等跨國企業在中國的製程汙染,進而讓這些大公司承諾改善,這件事給了綠盟啟發,2 年多前,便開始前期的調查與籌備工作。

「過往的環運都是汙染發生了,才針對個案去打,但是我們想要運用 raw data(原始資料)把問題源頭搞清楚。例如監督六輕一直很困難,就是因為缺乏長期的資料累積。」曾虹文說。

他們從南到北逐一拜訪在汙染事件前線作戰的環保團體,了解大家的需求和困境,也發現倡議工作者普遍對於 data 的應用想像比較模糊,多半還停留在「要求政府資訊公開」的層面。然而,「資訊」是經過觀點詮釋的結果,由政府提供,仍有權力不對等的情形,要解碼汙染源頭,不能忽略原始資料的應用

面對龐大的數據,挑戰不比上街抗爭小。綠盟目前的專職人員,並無統計或環境工程背景的人,念社會學的曾虹文,必須克服專業障礙,一筆筆檢視 25,000 筆超標資料、進一步查找到其中疑似 262 筆達到開罰標準的數據,還需要不斷確認各種證據的邏輯性與關聯性,讓他一度壓力過大想辭職。

想要用資料倡議,面對的又是台塑這樣的龐大企業,綠盟很小心的「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在過程中,訴求從原先「懷疑企業造假」調整為「政府監管不周與資料無法回溯」。原來,目前環保署所開放的數據,不僅過於專業、難以被一般民眾使用,且只有當天的數值,無法查找過去的資料。例如去年 1 月中,六輕有一筆遭開罰紀錄,但卻沒有相應的超標資料,「光是資料從『有』變成『沒有』,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汙染的生成原因盤根錯節,但政府的資料只能保留一天,你根本不知道昨天發生了什麼事!

 

圖片來源/綠盟提供

跨域連結各方專業,轉譯資料為全民服務

政務委員唐鳳日前在公開演講中提到「加值應用」政府巨量資料的重要性。雖然商業領域已有不少應用,但仍少見於民間倡議,「透明足跡」可以說是開了先例。在發想階段,綠盟找了「零時政府(g0v.tw)」成員協作,寫出可以 24 小時撈取各地環保局即時監測資料的爬蟲程式,後續由資訊公司維持運作;行銷團隊「圖文不符」則設計出符合大眾使用需求與創意美感的外觀,環團、資訊工程師、視覺設計師跨界合作,「透明足跡」網站於焉誕生。

「企業生產,讓社會付出環境成本,就應該受到公眾監督。」曾虹文說。這樣的原則,反映在綠盟放入「透明足跡」網站的內容──

首先彙整企業的空氣、水排放監測數據與違規紀錄,若募資穩定成長,就能再往前一步,納入政府對企業的租稅優惠補貼、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等資料,讓大眾了解公共財的運用是否符合正義,以及檢視企業承諾是否落實。未來還希望納入臺商在中國被開罰的紀錄,掌握汙染轉移的軌跡。

以符合公眾利益、環境正義的視角運用政府開放資料,彙整成可回溯的資料庫,並且建立讓民眾能夠雙向查找企業排放數據的平臺,將資料轉譯為汙染累積過程的「資訊」,這是民間框架與政府的迥異之處

「有了透明足跡,從查詢到檢舉,不再需要冗長的公文流程,只需要短短幾秒!」圖片來源/透明足跡網頁,NPOst 截圖

要資料很難,會運用更難

不過,除了判讀數據的專業挑戰,綠盟也在「要資料」的過程中遇上不少與政府互動的難題。曾虹文提及,政府部門往往以個資不外洩或者商業機密不能公開為由,迴避開放更多資料的需求,甚至關鍵的排放標準值,原先也遭到環保署官員以專業傲慢拒絕公開。「官員都善於閃躲,就是得緊咬不放。」曾虹文無奈的說。

累積了 2 年開放資料的倡議經驗後,曾虹文體悟到「魔鬼藏在細節裡」,若懂得運用,資料可以是倡議的重要武器。任何組織或者公民,都可以想想欲推動的議題當中,有哪些關鍵資料必須掌握?這些資料與哪些政府部門相關?有沒有開放?開放了要怎麼應用?從資料裡面去挖掘,綠盟的經驗是:「有時候誤打誤撞,就會發掘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

作為一個不主動向政府和企業募款,依靠公民小額捐款運作的組織,綠盟也希望「透明足跡」是一個藉由群眾支持而更趨完善的監督工具。他們現下的挑戰,是如何突破同溫層與社群媒體演算法的限制,讓群眾募資的訊息更加散播出去,當然,最好是搶在下一波空汙擴散之前。

原始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