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正夯,從傳產到科技業,從跨國公司到中小企業,紛紛將永續、ESG納入公司政策。但哪些公司是「玩真的」?哪些公司說一套做一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建置了「ESG檢測儀」,蒐集超過60項ESG指標,於5月17號正式啟動,是第一個公開且完全免費的ESG資料庫,透過公開透明的數據看見企業真實的永續成績。
「ESG檢測儀」指標分為「E環境」、「S社會」、「G治理」三大類,涵蓋溫室氣體排放、能源使用、用水量、環境違規資料,也有公司營運狀況、違反勞基法、職災、工安事故、取得認證、稅務透明度等。現階段涵蓋水泥、石化、紡織纖維、化工、鋼鐵、半導體、光電七大行業別,收錄上百家企業,其餘行業與企業將持續納入。
目前環保署已於裁處紀錄中同步公開違規情節重大註記,但因多數稽查機關仍疏於填寫,以致於雖有註記,但未能涵蓋所有過去曾遭開罰情節重大之企業。後續我們將要求環保署督促各地方環保單位,落實填報,並提供歷史資料。
綠盟致電環保署監資處的承辦人員,再次重申對於重大違規事業名單的需求與重要性,而不是要在八萬多筆的裁處記錄中,一一搜尋企業名稱,再從裁處事由猜測是否為重大違規。監資處表示將再與相關業務單位提報此需求以及法規的授權。
綠盟將持續監督環保署公開重大違規的企業名單,落實民眾環境知情權,讓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現形。
空污法通過後半年,我們仍未看到重大違規名單被公開,因此綠盟在「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提報資料需求,表示除了空污法授權違反空污法情節重大者應公開之外,凡違反水污法、廢清法等環保法規情節重大者,均需公開。然而,我們在12月底收到環保署回覆表示,現有公開的資料集,已涵蓋法規所訂應公開之項目。很遺憾的,環保署認為裁處記錄中已包含重大違規在內所有被裁處的資料,沒有要將重大違規名單特別標示或開放出來。
目前環保署公開之〈列管事業污染源裁處資料〉除包含過去已公開之列管事業單位裁處資料外,亦納入遭環境裁罰的非列管事業單位。目前資料總筆數為266,897筆。於2016年12月後發生之違規共99,432筆,其中已公開裁處事由的違規事件共99,346筆。但仍有部分裁處事由僅寫違反之法規,並未詳實記錄實際違規內容。
於裁處事由公開一年多後,重新盤點各縣市公開狀況,並且前往拜會資訊公開最不透明的高雄市,成功獲得高市環保局承諾修正資料並支持公開更多裁處資料。
詳細資訊請見:民間團體拜會高市環保局,要求公開完整裁處資訊 環保局:已修正並願意支持公開更多裁處資料
經確認,目前全國所有縣市政府以及環保署開罰的裁處事實,均已公開。截至2017年10月2日環保署更新的資料,透明足跡網站共彙整了6,356筆有裁處事實的紀錄。
目前共開放109個事業單位,共215個煙道的監測資料,監測項目仍僅涵蓋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氫、硫化物、不透光率等項目。
2017年9月,環保署完成「公私場所應設置連續自動監測設施及與主管機關連線之固定污染源」修正草案公聽會,不僅提高監測數據可信度,加強管制措施,並擴大工廠廢氣管制對象與監測項目,光電業、半導體業及膠帶業將新增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監測項目,石化業將廢氣燃燒塔全部納入監測,預計將增加145家工廠及538根煙囪。
截至2021年12月,水污即時監測家數共550家,其中包含164個日排放量達1,500立方公尺,應裝設水污自動連續監測的事業單位。但總監測數僅占現有水污列管排放源的7%,我們仍將持續推動擴大監測數量及項目。
2013年高雄市環保局查獲日月光排放大量高濃度鎳及強酸性廢水,於後勁溪德民橋下也發現底泥重金屬含量及魚體鎳含量超標,勒令日月光停工,並認定該廠自2007年起就有處理廢污水設施不足的問題。但最後法院竟出乎意料的判決日月光無罪,判決無罪的其中一個理由是過去十年內,高雄市環保局對該廠的稽查,並無因排放廢水銅、鎳含量或PH值超標排放而裁罰的情事,且上游另有2、3家電鍍酸洗工廠,同樣有排放含有銅、鎳成分廢水的情形,無法確認底泥的污染是日月光長時間或因本次鹽酸溢流事件所造成。
中元普渡泡麵熱賣百億元,買泡麵能兼顧環保嗎?
上一篇中元普渡祭品文餅乾系列引起"熱烈"迴響,這次我們整理普渡常見的來一客、台酒花雕雞、味味A、維力炸醬麵等泡麵,讓你搶購泡麵的同時,也能關心一下他們的環保違規紀錄。
掃了再買彙整了龐大的政府公開資料與數據,以輕薄短小的APP形式,讓你用手機掃描條碼,立即掌握品牌的違規事紀!
大家對於昨天那篇中元普渡餅乾環境違規記錄整理的文有很多的討論,我們都看到了,也知道掃了再買才剛在起步規劃的階段,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們會慢慢地調整,也謝謝每個人的寶貴建議。
我們一直都很清楚,如果單用環境違規記錄評斷一家公司的好壞太狹隘、太單一了,但我們還是要在資料有限的情況下,先做到一些事情。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就是讓企業知道你不要再繼續心存僥倖的偷排或是違規了,這些資訊不會再像以往一樣沒人看,而是會被我們不斷拿出來評比,消費者也很在意這些事情。
如果已經改過向善,願意做好環境管理,當然也歡迎企業來告訴我們說你承諾會做到什麼,我們可以把這些資訊告訴社會大眾,或是不用跟我們說也沒關係,只要不繼續違規,裁罰記錄不再刷新,大眾也有機會判斷這些企業有沒有改善、願不願意消費的。
鄉民推崇的食品良心企業、以及從小吃到大的熟悉零嘴,真的是供桌上的最佳選項?普渡期間,我們將推出一系列的「中元祭品文」。首期登場包含旺旺、義美、乖乖、孔雀餅乾等重量級品牌,從餅乾開始,一項一項告訴你熱門普渡商品的環保違規記錄。
掃了再買彙整了龐大的政府公開資料與數據,以輕薄短小的APP形式,讓你用手機掃描條碼,立即掌握品牌的違規事紀!
廠商環境違規裁罰紀錄:
義美食品
宏亞食品
宜蘭食品
環宇食品
乖乖
喜年來
*統計時間2010年起至2020年,統計內容含所有違反環保規範項目,如空污、水污、廢棄物清理、毒化物、噪音等。
曾虹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
2020/07/23 報導者
台塑六輕在7月15日又爆炸了,爆炸的原因竟然跟10年前一樣,都是煉製二廠泵浦軸封洩漏,以致發生火災引起爆炸。事故造成3名員工受傷,雲林縣政府重罰新台幣500萬元,並勒令停工,同時要求台塑成立事故調查小組,3天內釐清事故原因。
曾虹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如果有一天,可以選擇相對安全的食品、可以選擇友善環境的商品,你會願意嗎?如果你的選擇有機會促使企業更負責任的生產,你會期待嗎?
我們會因為新聞媒體報導黑心油、毒雞蛋的事件,而擔心買到的食品不安全;我們會因為衛生紙標榜友善環境,而提高購買意願;也會因為頂新使用黑心油而抵制味全、因為達新長年偷排有毒氣體而拒絕達新。
一直以來,我們都想要買安全的食品、想要支持環境友善的商品,但是當我們站在一堆商品前面,卻沒有更多資訊告訴我們該怎麼選擇,往往只能買便宜的、買喜歡的。
因為缺乏資訊讓消費者表達拒絕黑心商品的聲音,使得選用劣質食品原料、污染環境、剝削勞工的不肖企業,能夠壓低成本以低廉的價格在市場競爭,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壞的企業沒有改善的動力,好的企業也很難生存下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透明足跡推出了APP,要找回消費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