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根六輕煙囪與 「被失蹤」的 2 萬 5 千筆資料 ─ 當《綠盟》遇上開放資料

By aprilrain608 / On 2017-06-06

2017-01-12

G0V News  記者劉致昕 報導

看到煙囪冒黑煙,你的反應會是什麼?不論是行經高速公路、搭火車、騎車經過,台灣人不缺看見冒煙煙囪的經驗。但我們很少起疑心,即使看見黑煙,心裡想「政府應該有管制吧!」

去年七月,台塑六輕的 398 根煙囪之一,冒了黑煙。

可能是因為方圓十公里內的居民,在六輕設廠後癌症發生率是過去的四倍,也可能是 2013 至 2015 年,此地 PM2.5 濃度是全台最高、標準的兩倍,也可能是他聞到了臭味、家裡的農作漁獲都下降,一位路過的匿名民眾,拿起電話檢舉了冒黑煙的煙囪。

但環保局的回應並不特別:「該日排放沒有超標」

「我們就是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地方看見的事實、環境的變化那麼明顯,卻都沒有開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專員曾虹文回憶,當「沒有超標」已經幾乎是每次得到的答案,眼前看見的空氣品質、環境變化卻又一路向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決定展開「透明足跡計畫」,要求政府開放各項監測資料,希望透過視覺化的處理、即時性的揭露,讓數據來解答民眾的疑惑。

一個簡單的疑問,意外的掀出了一大塊黑布。綠盟指出,這塊黑布遮住了兩萬五千多筆資料,讓 262 件違法事實避開了開罰的命運。

「我們也很意外,沒想到會看到這樣的結果。」曾虹文表示, 綠盟從去年一月開始,連續十一個月下載雲林縣政府的即時監測資料。目前,六輕 398 根煙囪中有 34 根安裝了監測系統,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綠盟卻發現超過兩萬五千筆超標的記錄,但都沒有開罰。

接著,綠盟與立法委員林淑芬合作,向環保署調出了環保署的備查資料,卻發現超標記錄全都消失了,一整年只有一筆十萬元的罰單

原來,根據相關管理辦法,監測的原始資料傳給雲林環保局後,廠商得以針對異常數據「校正」, 綠盟連續十一個月下載第一手原始資料所發現的超標事實,卻在官方數據中經校正後標註為「無效數據」、「監測設施維修、保養量測值」、「固定污染暫停運運轉時監測設施之量測值」、「每日定期零點獲全幅偏移測試量測值」,以及「其他無效量測值」等

綠盟追蹤十一個月的原始資料

經過校正後的資料

對於綠盟的發現,環保署已著手清查過去兩年數據,並準備成立專案小組進一步調查。雲林縣環保局的基層官員則在接受聯合報採訪時回應,稱人力不足, 煙囪數目很多,環保局不可能每筆註記都一一查核,「查核工作量很大,但環保局該做的都還是會去做。」雲林縣環保局空氣噪音管理科科長廖崇圜受訪時說。

聯合報的報導其實也點出,這已不是台塑相關企業第一次偽造數據,2013年,南亞塑膠樹林廠就傳出涉偽造監測空汙數據, 五年間少繳至少 2.5 億元空污費。

基層喊人力不足、企業又有累犯記錄,環保署除了拉長備查資料的保存時限至六年,也希望在未來,將監測數據的傳送電子化,讓稽查與調閱更有效率。

綠盟推動開放資料,第一步就撞見「黑布」

一塊不是第一次使用的黑布、消失的兩萬五千筆資料,綠盟的透明足跡網站都還沒正式上線、募款還沒到位,就能揭露中央與地方沒看見的 262 件已達開罰標準的污染事實。「這其實是過去一兩年我們努力的成果,」曾虹文說。

綠盟之所以能比較兩方數據,最重要的是能夠連續十一個月取得第一手的監測數據,這是 2015 年開始,綠盟努力爭取開放資料的一點點成果之一。未來,他們希望透過透明足跡計畫,對空氣污染、水污染的相關資料即時性的監測,並在視覺化之後讓公民社會能夠理解、知情,甚至能看見污染源來自哪裡。「把企業的污染源揭露之後,還可以分享到臉書上給大家看,這是我們的願景。」曾虹文說。

一個關注環保議題、核能議題的公民團體,為什麼從兩年前開始推動開放資料?

「就是從核能議題開始的,」曾虹文解釋,因為要推動非核家園,綠盟進一步思考既有的產業結構,想盤點台灣產業現況是不是偏向高耗能、高污染的方向。但光要找出污染的事實,就是一層一層關卡,她以日月光為例,開罰之後污染情況是否有改善,其實沒有開放資料,公民無法進行監督,但自己的生活環境卻隨時可能受到污染。

當時的行政院長張善政正有意推動政府開放資料,而環保署是當時相較配合意願高的單位,改變,慢慢發生。

「但一開始他們都只拿出比較『方便』的資料啦,」曾虹文苦笑。要把過去不公開的資料放上網,通常除了「意願」問題之外,接下來是資料的不足、資料格式的問題,然後是其他不可見的因素,阻礙了開放資料的進展。

以綠盟關注的環境保護為例,給了各項污染監測資料之後,卻不釋出對特定企業、開發案的開罰標準值,也就是民間即使看見數據,也無法判定是否違法。又或者是,當企業已被判定違法時,政府卻不釋出判定違法所蒐集到的數據,於是民間無法得知開罰是否公允、污染嚴重程度、後續改善是否到位等。

保護環境,「開放資料」能做多少?已做多少?

推動開放資料近兩年,曾經被評比為開放資料世界第一名的台灣,在綠盟眼中,卻有太多環境監測方面的不足。

以透明足跡計畫的空氣污染監測為例,綠盟認定需要監測的企業就有九千多家,但目前即時監測的只有百餘家,除了法令寬鬆的原因之外,「政府的回答常常是人力不足、經費有限,」接著是監控的項目不足,處理數據的人才不足等。

「最基本的,其實政府要做的話就是把資料的品質弄好、關鍵監測數據(開)放出來,(我們)會輕鬆一些,」曾虹文嘆道,長期與官方互動,行政方常常只用「法律規定的必須」來做事、看世界,但環境的變化是無法否認的,如果行政官員看見的都沒問題,而民眾的生活品質一直下降,除了法令的修改之外,是不是要去找更多的數據、資料來解答這樣的落差?透過開放資料、新的科技應用來找答案,正是綠盟認為官方、民間都該實行的選項之一。

綠盟正在打造網站與 App,希望能讓資料發揮效用、即時監測並保護環境,但募款至今,離兩百萬的目標還有太遠。

但十一個月的資料、一個立委的協助比對,就能發現重要事證,綠盟相信這樣的改變值得且必須推動。「過去,監督機制是政府掌握的,人民對於環境的現況不滿,卻又不知道能做什麼,於是長期來說越來越不信任政府、對企業憤怒、對未來越來越無力,我們希望把資料開放出來之後,還給整個社會知情權,然後可以進一步採取其他的行動,」曾虹文說,無論是檢舉、監督,或是鼓勵合法或積極保護環境的企業,這樣的正循環,他們認為是台灣需要,且政府、民間、企業都能得益。

*透明足跡計畫連署募集募款
*20170113更新:台塑官方回應

延伸閱讀:從透明足跡計畫,看各國走上開放之路現況

我們十一月到法國參加開放政府夥伴關係高峰會(OGP Summit),現場百餘國專家、官員、民間團體討論開放政府趨勢時的發現與共識,有三點正是綠盟透明足跡計畫背後所點出的意義:

一、問題導向的國際交流與跨部門合作,是開放資料後創造效益的較好方法。以空氣污染議題為例,可以跨部會甚至結合民間力量,設定開放資料的範圍、監測資料項目及蒐集方法。同時,更可以與國際合作交換成功經驗或是技術應用,特別是跨國界的空氣污染問題,更需要各國結盟合作監控、提出解方。

二、官方與民間對開放資料的觀念教育與能力培訓。在 OGP Summit 現場,不分歐亞美非各州,都遇上既有政府人力配置,跟不上開放資料運用所需的能力需求等,如何加快媒體、公民團體、政府人員的能力培訓,或是跨界協力,決定了開放政府、開放資料能否穩健向前的關鍵。

三、如何創造動機。開放資料後,能否為公務員、民間創造動機,決定了各國政府走上開放之路的速度。其中關鍵,是如何證明「改變」後能夠創造效益,否則在既有行政體系無法跟上新趨勢的同時,又無法讓行政機制嘗到開放資料後的「甜頭」,便讓「開放資料」成為負擔。

資源極度有限的綠盟,透明足跡計畫才走出第一步,除了找到兩萬五千筆被校正的資料外,可能也點出了政府在表態之外,幾個可具體作為的方向。

聯合報相關報導:

獨/台塑六輕2.5萬筆超標污染數據消失?

台塑舊案 南亞修數據逃2億空汙費

遏阻「裁罰比照日月光」

 

原始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