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足跡集資計畫又來了!這次我們要發揮消費者的力量,一起讓環境好好的

By kimutaku608 / On 2020-01-15

曾虹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三年前,透明足跡集結2000多人的力量,募得400萬元,從推動環境資料開放開始,一步步累積和政府、企業對話的基礎,現在,我們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我們將推出一款APP,讓消費者有充分的資訊選擇友善環境的消費,促使企業負責任的生產。但我們的經費即將使用完畢,須再度推出募資計畫,這次的募資得到許多藝術家的支持,希望這股共善的心念,能捲動更多關心台灣的力量。

透明足跡為了突破環境治理困境而誕生

2014年綠盟前往台商在中國的工廠附近踏查時,當地居民控訴台商的污染將他們的村子變成了癌症村。這樣的故事在台灣一點也不陌生,但,我們隔年再次前往時,看到有些台商在品牌商的推動下,已開始改善污染行為。這讓我們相信,改變不是不可能的。

但當我們回台灣著手要推動工廠改善時,遇到了第一個問題-「沒有資料」!

我們看不到工廠的排放資料與監測數據,也看不到詳細的裁罰記錄,這也是民眾長期以來不相信政府有在管理的原因,再加上檢舉的經驗往往不了了之、沒有開罰,更加深了民眾認為政府官商勾結、包庇企業的不信任感。

民眾不相信政府和企業,也不知道要怎麼關心環境,透明足跡就是在思考要怎麼突破這樣的困境而誕生的。

透明足跡是一個讓污染資訊真正公開透明的系統

透明足跡的第一步是從推動環境資料開放做起,成功推動環保署公開工廠煙囪、廢水的監測數據、排放污染物質、排放量、違規情節重大的名單、違規被裁處的原因、改善情況等資料,提高民眾知情的權益。

為使這些資料可以有效被查詢、使用,我們建置「透明足跡」網站,彙整企業污染資料,除了能提供污染資訊,也提供了民眾參與檢舉的方式,讓每一個人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關心環境!

讓污染資料公開透明,就已經是很有力量的事

過去沒有資料,我們沒辦法判斷哪些是友善環境的企業,哪些是長期污染,甚至偷排的惡質企業,自然沒辦法在消費或是採購的時候發揮影響力,表達希望環境永續的聲音,

但當企業違規原因、排放的污染物質、濃度、監測資料,都被攤開檢視後,企業的壓力就來了。我們能更精準掌握企業污染及改善狀況,揭露標榜環保的衛生紙製造商並不環保,以及麥當勞放任肉品供應商長年偷排廢水等,召開記者會,持續給予輿論壓力、要求改善。

還記得透明足跡剛上線沒多久,就已經有企業向我們表示希望有機會溝通說明違規及改善狀況,也有負責任的企業開始要求供應商做出改善了。

透明足跡搭起與政府對話的平台

有資料後的第二步,是從資料回頭檢視民眾對政府不信任的原因,為什麼六輕有大量監測數據超標卻沒有被開罰、為什麼看到黑煙檢舉卻沒有違法?

透過客觀數據找出政府管制機制的漏洞,搭建彼此對話的平台,再參與空污法、毒管法及多項相關法規的討論,協助政府推動修法,補上管制的不足,也建立更多環境資料開放的機制。讓政府從原先害怕開放資料,到願意開放更多資料,開啟公私協力的正向循環。

友善環境的消費,促使企業負責任的生產

為了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2項 ─「確保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我們除了盤點與揭露品牌的供應鏈污染狀況,要求品牌商確實負起供應鏈管理的責任外,更重要的是要讓消費者可以發揮力量,透過友善環境的消費,讓企業有動力進行負責任的生產。

因此我們製作透明足跡APP,讓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有充分的資訊選擇安全且友善環境的食品與商品。千萬不要小看消費者的力量,抵制頂新的行動,讓味全連續十個季度出現虧損,累積虧損達35億元。我們要讓每個人每一次消費都很有力量,讓每一次的消費都可以成為企業負責任生產的推力。


透明足跡做了比想像中還要多的事

三年來透明足跡參與十多項空污法、毒管法等相關法案修法,推動15項環境資料的開放,網站共彙整了112103家工廠的資料,共87946筆違規記錄,並整理了1487個集團資料,涵蓋26648家海內外公司,繪製企業集團子母公司關係圖,以追究母集團的社會責任。

網站至今每月平均超過3萬人次瀏覽,累積共64萬人次使用。綠盟協助進行16件污染檢舉,成功開罰5件,還促成工研院異味研究團隊進入調查。

我們已經把基礎的環境資料建立起來,也會持續參與修法強化政府治理能力,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要找到讓企業願意「負責任生產」的動力,而這件事情,需要你跟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