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了再吃,帶你打開洋芋片的違規紀錄!

By qyke / On 2020-05-27

柯乾庸(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在防疫期間,許多人選擇減少外出,避免與人群接觸。大家宅在家娛樂的同時,常會需要各式各樣的零食相伴。但你知道,你吃下的每一口零食,背後生產商的裁罰紀錄如何嗎?

根據獨立媒體《食力foodNEXT》的文章指出,台灣的休閒零食市場每年約有110-130億的產值,其中至少一半以上是由洋芋片這樣的袋裝零食創造。這些零食除了每年帶來大量難以回收的包裝垃圾,在工廠生產的加工處理過程中,也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大家在挑選零食時,若只考慮口味或價格,而忽略了隱藏在包裝之後,看不見的環境表現,就可能在一口接一口的療癒中,不小心支持了不良企業。

國產洋芋片大整理

綠盟整理了賣場架上林林總總的袋裝零食,排除掉部分非為台灣本地生產的商品後,發現主要由以下 5 家公司生產。

透過「掃了再買」APP,可以看到這些零食生產商的裁罰紀錄(見下圖),以及最近一次遭到裁罰的時間。在這些生產商的資料中,違規次數與金額最高的是聯華食品,有 24 次的違規紀錄,累計遭裁罰了 116 萬,而且直到今年都依然有遭到開罰。旺旺集團的母公司宜蘭食品雖然從 2018 年後就沒有新增的裁罰紀錄,但違規金額也累積到了 109 萬。違規較少,金額也較低的台灣百事裕榮食品以及華元食品則分別於 2016、2017 年後就沒有新的違規,累計的違規紀錄也都在五筆內。

過去我們面對賣場貨架上的商品,只能從包裝上的資訊、品牌的形象判斷要不要購買。想要知道更多的訊息,就必須上網搜尋關鍵字,才會知道更詳細的內容。但透過掃了再買,只要是台灣生產,包裝上有條碼的商品,就能看到環境違規紀錄,用科技的方式,輕鬆做到更聰明的消費。若要一次比較多樣商品,也能透過「商品比較」功能,看到不同品項的違規紀錄。

除了關心違規紀錄,我們還能多做點什麼?

除了關心生產過程的環境表現,順應著近年的減塑、減廢運動,在國外也有環保人士發起寄還洋芋片包裝袋的運動,希望促使生產商重視洋芋片外包裝無法回收的問題。在這個部分,台灣的幾家公司目前僅有樂事有採用紙盒裝的販售方式,其餘的公司多數仍是使用複合材料的包裝。希望台灣的生產商都能跟上國際推動廢棄物減量的腳步,研發出更加環保的包裝方式。

一起用消費改變世界!

消費選擇的改變,能夠改變企業的作為,推動負責任的生產。集體的力量可以扭轉商品從生產到廢棄的不正義,進一步要求企業生產環境友善的商品。我們也希望,透過「掃了再買」能夠讓更多人加入到這場消費者革命中,一起用消費,讓未來更美好。

相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