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集團:揭開集團隱形的社會責任

By kimutaku608 / On 2018-08-11

當我們思考除了政府治理之外,還有什麼社會機制可以讓企業改變污染行為時,主要從兩個層面來思考,一個是從消費者或是客戶的角度,可以決定要不要採購污染或是侵害勞工權益的商品;另一個是老闆可以自己決定要用什麼樣的營利模式,問題是誰是真正的老闆,誰有實質的權力可以決定要不要改變。

「Open集團」就是在第二個層面思考下的產物。近年來台灣企業集團的規模不斷擴大、併購、改組,結構愈來愈複雜,不只是集團對企業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對於一般民眾的影響也愈來愈全面,例如台塑集團有石化業、醫療也有生機產業;遠東集團有礦業、百貨業、電信業、ETC等。因此要去追究一家企業的社會責任時,也必須要看見整個集團的網絡結構,追究集團母公司的主事者,讓真正有權力的人負起該負的責任。

在2017年g0v秋季獎助金的支持下,綠盟與卞中佩、陳奕伶合作展開「Open集團」的計畫。由研究企業行為多年的卞中佩規劃集團關係的資料來源、抓取資料及資料處理的方式,再由工程師陳奕伶抓取、清理資料建置網頁,以及與透明足跡既有的公司資料與違規紀錄串接,分析了10390份財報與董監事資料,彙整2013-2016年的集團子母公司關係,共有1487個集團,涵蓋26648家海內外公司。

有了「Open集團」,我們可以從集團的視角出發,重新思考企業、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以日月光條款為例,日月光五年違反環保法規被開罰3700多萬,但卻享有29.96億的租稅減免,通過日月光條款後,凡違規情節重大者,不得享有租稅減免等優惠措施,這是在單一企業的角度下,思考法律規範的範疇。然而可以獲得租稅減免的大多是科技產業,集團經營的觸角卻可能橫跨許多不同產業,因此透過「Open集團」我們看到在同一集團底下,一手拿高科技產業申請高額租稅減免,另一手傳統產業排放嚴重的污染,就算違規情節重大也沒在怕的情況。永豐餘集團就是這樣的例子,旗下的元太科技向經濟部申請了租稅減免,但中華紙漿不僅違規紀錄上百筆,甚至還有幾次污染超標數十倍的重大違規。

「Open集團」不只可以看到企業集團整體的違規紀錄,未來匯入台商在中國的裁罰記錄後,可以進一步掌握集團污染轉移的情況,讓整個企業集團的污染圖像更為清晰。此外,我們也希望未來這些資料能跟農地違規工廠資料、違反勞基法名單等跨領域資料對接,系統性的呈現集團更完整的社會責任,將這些資料發揮更進一步的價值,施予改善或負責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