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劉宜庭|編輯/何明諠、王家薰(研究資料寄存所編輯群)
原文連結:〈當資料管理作為 NGO 提倡企業綠色轉型的推手——專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一般民眾想關心環境,但他們沒有資料,看不到一家企業的排放污染、環保裁罰紀錄。我們讓民眾透過平台查閱環境資料,當資訊不斷地被大眾看見,企業才無法心存僥倖,才會有所改善。」
環保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簡稱綠盟)長期關注能源、工業污染等環境議題,2016 年啟動「透明足跡」計畫,透過提倡環境資料開放,以及蒐集企業公開的環境違規裁罰紀錄、空污(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與水污染(重大點源放流水)自動連續監測資料,建立環境污染資料庫,以分析環境資料、追蹤企業污染源,監督政府落實環境保護政策,推動產業永續發展議題與修法。
本文介紹綠盟研究團隊如何善用政府開放資料,建置「透明足跡」環境資料庫,並在透明足跡資料庫的基礎上,推出「掃了再買」行動應用程式、「 ESG 檢測儀」企業環境永續資料平台,透過向大眾揭露企業環境表現的方式,捲動公民社會、政府、企業共同促進台灣產業的永續轉型。
綠盟在 2016 年發起「透明足跡」群眾募資計畫,隔年正式開放網站供民眾查詢環保裁罰、企業煙道與水污染自動連續監測資料。自 2019 年起,綠盟亦開始根據透明足跡環境資料庫,彙整年度環境違規資料,評選「年度環境金害獎」,公布重大違規的企業名單。
為了評選金害獎,透明足跡研究團隊統整工廠放流水超標紀錄、採用高污染製程的工廠等政府開放資料,並在資料篩選過程中,觀察到有間電鍍工廠位於農地上,已導致民眾的食品安全暴露在高風險中;為了確認台灣有多少類似的「農地工廠」,團隊透過圖資套疊,交叉比對出嚴重環境違規、中高污染生產製程的農地工廠,並將違反政府管制的農地工廠名單公之於眾,以督促企業盡快將這些違規工廠搬離農地。
團隊成員柯乾庸指出,以串接違規農地工廠的政府開放資料為例,環保署提供的製程資料多為PDF 檔,研究團隊需根據工廠登記,人工查詢特定製程的環境污染特性;且環保裁罰資料的欄位是以工廠為主,如要比對工廠所對應的公司或企業名稱,得另外串接其他資料,例如財政部的統一編號。同時,研究團隊還需隨時因應環保裁罰資料的欄位改版,持續調整爬蟲機器人的欄位定義,更改資料維護流程。
政府的環境開放資料欄位和資料品質,經常缺乏關鍵資料或不符合民眾的使用需求。以環保裁罰為例,公部門過去的公開資料,曾採用內部使用的工廠管制編號,導致民眾無法由編號得知被裁罰的工廠、公司名稱;公部門也曾拒絕公開裁罰事由,「中央主管機關和地方環保局互相推託,有千百種理由不公開,光是裁罰事由這項資料,我們就花了一年半左右,從行政立法協調會,到環保署中區環境督察大隊、地方環保局,要不斷溝通,各個擊破」,綠盟副秘書長曾虹文補充道。
將現有的政府開放資料,轉換成讓民眾更容易閱讀、查找、理解的環境資料,是透明足跡研究團隊持續努力的方向。對綠盟而言,資料是建立政府、企業與大眾溝通的基礎。但由於政府部門的開放資料有各自的管理方法,綠盟往往需因應各資料集遇到的狀況,個案處理,耗費大量心力向公部門「磨資料」,方能維護透明足跡資料庫及網站的良好運作。
2019 年,綠盟研究團隊在透明足跡資料庫的基礎上,推出「掃了再買」行動應用程式。曾虹文強調「環境資料只是工具或手段,真正要做的是增加公眾參與,捲動更多公民參與產業的永續轉型,讓台灣從高耗能、高污染的褐色經濟產業,轉向綠色經濟」。為此,將民生商品資訊與環保裁罰資料串接,「對一般民眾是最有感的」,當裁罰紀錄被更多人看見,違規企業遭受輿論壓力,就可能讓企業有所改變,強化政府的污染管制。
研究團隊成員 ddio 表示,綠盟幾乎每年都會在透明足跡資料庫的基礎上,開展一個新專案,擴充新欄位、圖資或地理資訊的處理,「每個專案都會接新的資料進來,不同的資料集有不同的性質,收集與維護成本不同,背後需要的技術協助也很不一樣」。在動態資料管理 (managing active data) 方面,除了需要確保透明足跡網站持續存取環保署政府公開資訊資料集,也會根據專案的需求,介接來自經濟部、財政部、金管會的資料集;當需要介接的資料是政府沒有公開或機器不可讀的資訊時,研究團隊亦會採取手動建檔資料集。
以「掃了再買」的民生商品資料建檔過程為例,柯乾庸指出,最開始的六千多筆商品資料,都由志工到賣場有組織地收集零食、飲料等日常用品的商品條碼與製造廠商資訊,疫情期間也有消費者主動協助建檔,維持每個月幾百筆的資料更新進度。有別於多數研究專案僅利用既有資源推進研究進程與研究資料更新,透明足跡計畫結合社群的力量,推動公民參與資料蒐集、資料選擇、資料清理的過程,是難得的資料管理案例。
柯乾庸坦言,「掃了再買」也遇到許多意料之外的困難,其一是商品推陳出新的頻率高,每季都要重新檢視產品的條碼存續,相當耗費人力;其二是透明足跡資料庫不涵蓋進口商品的環保裁罰資料,但台灣的進口商品很多,當消費者使用「掃了再買」卻無法取得商品資訊時,容易產生心理落差,導致使用者經驗不佳。此外,「掃了再買」無法追蹤使用者的資料利用情況,對資料管理的優化也是一大考驗。綠盟亦在設法提升使用者的人數,自 2019 推出至今,「掃了再買」的下載次數雖持續增加,但仍未達原先設定的十萬下載次數目標。
成本亦是計畫能否持續或擴大運作的主要考量之一。透明足跡計畫的資料收集與維護成本,至今已近一百萬台幣,包括開發「掃了再買」行動應用程式、將行動應用程式介接透明足跡網站的資料庫、以及更新自動連續監測資料、網站資料表欄位更新等。此外,虛擬主機、雲端儲存空間、網路流量、大數據分析工具等,每年也需要固定支出十多萬台幣的維護費用。
2021 年,綠盟研究團隊以透明足跡資料庫為核心,擴大串接企業的環境資料,發展「開放集團」開源資料庫,推出台灣第一個「 ESG 檢測儀」(註:ESG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 2022 年, ESG 檢測儀暨「透明足跡3.0募資計畫」正式啟動,該計畫透過蒐集逾 60 項 ESG 指標,包括企業總用電量、總取水量、碳密集度、環境違規裁罰總件數與總金額、職災事故總件數等,並針對各項指標排序出標竿企業,讓公民社會能更有效地監督企業永續轉型的發展。
研究團隊成員程心指出,企業 ESG 指標的內容,主要來源是 CSR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由於 CSR 報告多為機器不可讀的 PDF 格式,須先把原始資料人工轉換成機器可讀的型式,方能進一步分析及使用。在這個部分,綠盟仰賴了大量與公民社會的共同協作來進行,「我們需要設計流程,讓志工能方便的把各項資料填到 Google Sheets 」。
以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數據登錄為例,碳排量分為直接排放、間接排放、碳密集度等量化方式,但並非所有企業的CSR報告都使用同樣的量化單位。最初設想的流程,是志工在閱讀讀CSR 報告PDF 檔後,人工篩選碳排量數據,再各自轉換為統一單位,以供機器判讀數值資料。但經過磨合後,為了避免碳排量單位換算的誤植,改良成為由志工判讀 CSR 報告PDF 檔、人工篩選出碳排量數據、直接輸入報告中使用的原始數值與單位,最後再由研究團隊統一進行數值換算與資料品質的確認。
綠盟研究團隊透過與公民社會協作,讓民眾能直接參與從資料蒐集、資料選擇到資料清理的資料管理過程。同時,這些由公民協作而成的環境資料,也開放給公民社會下載、再利用。ESG 檢測儀的資料集,綠盟採開放授權的方式,透過「開放集團」專案以 csv 檔放置在 GitHub 平台,提供民眾直接讀取與下載。 ddio 表示,「開發 ESG 檢測儀的過程中,我們盡量把每個階段的資料釋出,變成開發流程的一部分; ESG 檢測儀可視為透明足跡資料服務藍圖的測試,去確認哪些資料、程式可以開放,哪些資料流程可以公開」,去檢視透明足跡資料庫要提供哪些數位服務,才能滿足綠盟內部及其他NGO(非政府組織)研究者的需求,並能長期協助民眾利用這些環境數據進行倡議。
ESG 檢測儀是台灣第一個公開且完全免費的 ESG 資料庫,在透明足跡既有的企業環境違規、污染物排放監測資料之上,再加入溫室氣體排放量等減碳指標,也整理企業財報、子母集團關係網絡,以釐清資本的流向,避免綠色投資進入高污染的企業集團,同時確保高污染產業無法取得政府補貼或稅收減免。
民眾透過「開放集團」專案,能夠直接檢視透明足跡資料庫的資料管理細節,包括相關資料集的原始資料來源,資料格式與資料欄位的說明,資料如何取得、蒐集和處理的過程。值得注意的是,在透明足跡資料庫的資料管理過程中,民眾可以直接參與資料蒐集、資料選擇、資料清理等環節,也可以直接下載與再利用這些由各方公民協作而成的環境資料。綠盟透過與公民社會的大量協作,不僅促進環境資料的產製與使用,也能獲得更多的社會關注與支持,並進一步敦促政府改善環境開放資料的品質。
「開放資料不是為了讓民眾拿著資料來罵政府,是為了讓政府把管治責任分攤在所有民眾身上,讓供應鏈、居民、不特定大眾、民間團體都能發揮監督的力量。」曾虹文指出,政府開放資料一直存在的問題是,政府開放的資料並不是民眾及公民團體可用的資料,公務部門用管考機制執行開放資料相關作業,提供的大多是機器不可讀、難以橫向串接的資料,例如會議記錄、政策文宣的 PDF 檔和 Word 檔,且多數執行政府開放資料的公務員也缺乏「開放資料」的概念,經常忽視資料品質的重要性,導致資料無法有效地再利用。
透明足跡計畫自 2016 年發展至今,從透明足跡到掃了再買,從掃了再買到 ESG 檢測儀、都是建立在開放資料的基礎上。曾虹文強調,開放資料可以捲動更多參與者協助產業轉型與永續經營,企業的環境永續轉型需要「正向競逐」,她也期許公務員對開放資料更有概念,能夠改善開放資料的品質,讓民眾能夠更方便地獲取更詳盡的環境資料,協助台灣產業更快實現環境永續轉型。
本文章依CC-BY-SA 4.0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