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政院通過空污防治策略 投入365億元 兩年內PM2.5濃度要降低18%

By aprilrain608 / On 2017-06-10

▲台灣空品狀況呈現顯著的季節變化,每年10月到3月空氣品質不佳,尤其是中南部地區,超過標準(AQI達橘色提醒及紅色警示)站日數比率將近50%;達紅色警戒比率約5.7%。(圖/環保署)

2017-04-13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記者 孔德廉報導

台灣近年空污問題嚴重,為解決空品難題,行政院今通過「空氣污染防制策略」,會後院長林全在記者會上宣佈,政府將投入365億元預算來處理空污,預計在2019年底將PM2.5的濃度減少18.2%,由平均每立方公尺22微克降至每立方公尺18微克;具體政策上,環保署則表示固定污染源部分將提升發電效率、減少鍋爐污染排放,移動污染源部分則會逐步淘汰百萬台二行程機車、並改善柴油貨車排放等,預計兩年內各測站的「紅色警戒」日數將下降一半。

read more

PM2.5 現形記: 1000個小盒子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By aprilrain608 / On 2017-06-10

▲2017.1.30日境外霧霾來襲時全台的PM2.5變化。上圖(左) 9:15AM (中) 10:35AM (右) 11:55AM 下圖(左) 1:15PM (中) 2:35PM (右) 4:35PM (資料來源:中研院,原始資料為動畫)

2017-04-07

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陳文姿報導

鋒面移動可以從衛星雲圖上看到,細懸浮微粒PM2.5擴散路徑也可以看見嗎?答案是肯定的。藉著全台一千多個手掌大小的微型空氣品質監測器,24小時不斷偵測並傳回PM2.5的濃度變化,PM2.5在台灣幾乎可說是無所遁形。

台灣擁有全球第一密集的微型空品監測點,這並非是虛榮的頭銜。因為夠密集,才能完整抓得住PM2.5移動跟擴散的軌跡【註1】。而成就這項計畫的,不是靠一個單位,或是一筆資金。這是政府、企業、民間、研究單位主動投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成果。從儀器研發、設置、資料公開、收集、監測與分析,處處可見這樣獨一無二的合作模式,這是件更值得自豪的事。

read more

環署表態:五輕關廠後 排污量不能拿來抵換

By aprilrain608 / On 2017-06-09

▲在高雄後勁運轉快半世紀的五輕,終於關廠。(圖/Munch攝影)

2017-03-27

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賴品瑀報導

五輕在2015年關廠,不過台灣中油公司近期卻提出打算在高雄推動多項擴廠案。受限高屏區空污總量管制,中油把念頭動到五輕關廠減少的排污量,想拿來做新申請設廠及操作許可證的抵用。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今(27日)接受立委質詢時說,環保署的立場是兩者不能抵換。

立委林德福今天在立院衛環委員會質詢時,要求環保署對中油拿五輕關廠抵用的計畫表態。詹順貴表示,並不支持將五輕關廠所減少的排污量視為額外可抵換的量,否則高屏地區空污總量管制大打折扣。

日前高雄市政府已經表態,強調中油五輕關廠是由於1990年行政院所做的政治承諾,而非中油自願所為,因此關廠後,五輕的排污量就是應該歸零,並不能再做抵換。

詹順貴表示,環保署正著手檢視高屏地區總量管制計畫及相關法規,盤點相關規定是否明確,以及研商若法律不明確未來該怎麼修法。他坦言,從既有的總量管制計畫來看,的確沒有很清楚地規範五輕能否抵換,因此環署最近假日都在為此加班。

read more

中日韓將提出共同觀測PM2.5

By aprilrain608 / On 2017-06-09

2017-04-15

日經中文網  報導

中國、日本和韓國3國政府預計將在4月29~30日於上海召開的環境部長會議上提出在「PM2.5」的共同觀測方面展開合作。PM2.5産生於汽車廢氣等,是東亞地區大氣污染日益擴大的原因。計劃將合作事宜寫入2015年至19年的5年共同行動計劃。雖然三國在歷史等問題上仍存在對立,但可以從環境等有必要共同應對的問題著手,擴大部長級對話。  

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每年都會舉行,但自2012年日本對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以來,中國一直沒有派部長出席會議。據中日相關人士透露,2月份就任中國環境部長的陳吉寧將出席此次會議。陳吉寧是前清華大學校長,也是一位環境問題專家。有觀點指出陳吉寧出任環境部長是中國開始重視環境政策的體現。日本環境相望月義夫、韓國環境部長尹成奎將出席會議。

在共同行動計劃涉及的9個領域中,大氣污染對策將成為最優先課題。三國將共同觀測PM2.5,共享和分析廣域數據。此外還討論統一觀測方法,提高對PM2.5中所包含的化學物質等的分析精確度。

read more

研究:PM2.5越境「殺人」 日韓3萬人早死

By aprilrain608 / On 2017-06-09

2017-03-30

大紀元  記者張智報導

當中國的老百姓在嚴重陰霾空氣中掙扎求生之際,來自鄰國的日韓亦抱怨吸了中國陰霾的「二手菸」。今天(30日)刊登在國際權威雜誌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僅2007年遭到從中國漂洋過海的陰霾侵襲,導致日韓兩國非自然死亡人數達3.09萬人。

保人士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空氣污染可以影響到距離排放源很遠的地區。現在這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本地空氣質量也可以受到遠距離的空氣污染源影響。

來自多個國家的人員組成的這個研究團隊,根據2007年全球13個地區(含228個國家)的排放數據,綜合分析了顆粒小於2.5微米的細顆粒物(PM2.5)的移動對全球人類健康產生的影響。

研究人員針對PM2.5(空氣中微細懸浮粒子)濃度和傳入渠道,以及因長期暴露在PM2.5下導致患上心臟病、腦中風、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等而過早死亡的病人數據等資料,對PM2.5的侵入與非自然死亡率的關聯性進行分析。

研究人員發現,2007年與PM2.5污染相關的全球345萬過早死亡的病例中,約有12%與世界其它地區排放的空氣污染物相關,即有411,100人死亡是被飄越國界的PM2.5侵襲而導致罹患心臟和肺部等疾病造成的。

read more

環境污染能殺人! 世衛報告:每年害170萬童

By aprilrain608 / On 2017-06-09

▲部分兒童死亡原因,可藉由提供乾淨水源來避免。圖片來源:Ground Report(CC BY-NC 2.0)

環境資訊中心  2017-03-08

摘譯自2017年3月6日ENS瑞士,日內瓦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兩份最新報告,室內外空氣污染、二手菸、受污染的民生用水和衛生設施缺乏等環境風險每年導致170萬五歲以下孩童死亡。

報告指出,年齡一個月以上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包括腹瀉、瘧疾和肺炎,都能透過改善環境、提供乾淨水源和乾淨的廚房燃料來避免。WHO秘書長陳馮富珍說:「環境污染能殺人,對小孩來說尤其如此。孩子發育中的器官和免疫系統、較小的體型和呼吸道,都讓他們特別容易受髒空氣和水的傷害。」

read more

協和電廠跳機 基隆竟下「黑雪」

By aprilrain608 / On 2017-06-09

▲協和發電廠今天跳機,冒出大量黑煙,造成煙塵四散,波及數里。(圖/郭煌村提供)

2017-03-16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報導

基隆市協和發電廠4號機組3/16上午11點多發生跳機,從大煙囪冒出大量黑煙,黑色粉狀煙塵四處飄散協和、文化、德和等多里,民眾的車子、衣服都染「黑」,民眾怒批下「黑雪」。協和里辦公室還廣播「請民眾暫時盡量不要出門,否則要戴口罩!」

3/16上午11點多起,陸續有多位民眾經過協和發電廠時,發現大煙囪目出一條長長又濃又黑的煙塵,紛紛拍照上傳,質疑違成汙染。

議長宋瑋莉接獲民眾通報趕至協和里漁港前了解,當場發現黑色煙塵不斷落下,她的頭上、臉上都是黑色煙灰,整個海面、車子、衣服都是黑黑的,她說,十分嚴重,就像下「黑雪」,希望協和趕快處理。

張姓民眾說,「我騎車經過,整個臉都黑掉了」,她拿衛生紙猛擦。多位民眾大罵「整個菜園、家裡都有黑灰飄入,要求賠償」。

協和電廠人員說,上午4號機組不明原因跳機,因為煙囪效應,煙塵飄出,協和會負責善後。環保局獲報已前往現場處理,如果造成汙染,將依違反空汙法告發,目前正在了解中。

read more

台塑六輕超標數據真相 環團要求續追查

By aprilrain608 / On 2017-06-06

2017-01-25

中央社  記者吳欣紜報導

環保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天拜訪環保署長李應元,要求持續追查台塑六輕超標事件真相,並提出修改相關管理辦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表示,李應元承諾會著手進行。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日前指出,台塑六輕去年有2萬5211筆超標排放紀錄,其中有262筆已經達到開罰標準,但卻只有1次開罰紀錄,其餘都被註記無效資料。台塑則澄清依法定期校正跟維護。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帶著相關數據拜訪李應元並提出訴求,要求持續追查台塑六輕超標事件真相、修改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連續自動監測設施(CEMS)管理辦法、將「促進社會監督」納入CEMS監測作業目的,重新設計監測數據傳輸作業流程與數據公開程序,讓CEMS與管理辦法成為社會大眾掌握污染源排放狀況的重要工具等。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表示,李應元針對訴求有給予正面的回應與承諾,願意交辦相關局處來嘗試研擬,也已在這個月中召開內部會議追查台塑六輕超標事件的真相,盤列出幾個看起來數據最不合理的工廠,並已進六輕查閱相關資料,接下來會再做釐清。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表示指出,針對環保署正面的態度給予肯定,也將會全力投入後續規範的修訂,希望從制度上補起法令上的漏洞,讓污染廠商無法再如此鑽營巧門,規避自己的責任。

read more

34 根六輕煙囪與 「被失蹤」的 2 萬 5 千筆資料 ─ 當《綠盟》遇上開放資料

By aprilrain608 / On 2017-06-06

2017-01-12

G0V News  記者劉致昕 報導

看到煙囪冒黑煙,你的反應會是什麼?不論是行經高速公路、搭火車、騎車經過,台灣人不缺看見冒煙煙囪的經驗。但我們很少起疑心,即使看見黑煙,心裡想「政府應該有管制吧!」

去年七月,台塑六輕的 398 根煙囪之一,冒了黑煙。

read more

泰豐輪胎火災事件簿

By aprilrain608 / On 2017-06-06

▲家就住在工廠邊,是許多台灣人的生活寫照。長期承受污染危害,工安意外發生時,他們更是首當其衝。一場大火,燒出什麼問題?又該從中記取什麼教訓?(圖/公視)

2017-01-23

公視 我們的島

採訪 陳寧 陳慶鍾 詹淑雲 林靜梅
撰稿 陳寧
攝影 張光宗 陳慶鍾  詹淑雲 陳立峰
剪輯 張光宗

濃濃黑煙直衝天際,2017117日下午三點半左右,位在桃園中壢的泰豐輪胎工廠,擺滿輪胎的倉庫,突然發生火災。上千坪的廠房,陷入火海,廠方及時疏散廠內工人,幸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劇烈火勢造成大量濃煙,迅速吞噬和廠區只有一牆之隔的透天住宅。

火災發生當天晚上,緊急疏散的民眾腳穿拖鞋,提著簡單用品,在旅館過夜,彷彿電影裡的災難場景,在真實生活發生,中壢居民過了一個不平靜的夜。

read more

頁面

訂閱 RSS -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