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3 15:30中央社
產業創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今天下午將在立法院院會三讀,時代力量表示,去年產創條例給予廠商租稅抵扣的數額達新台幣112億元,要求公布獲得租稅抵減的公司和稅額。
時代力量就產創條例在立院召開記者會。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總召徐永明表示,產創條例對研發給予相當大的租稅抵免,2016年總共是112億元,根據工業局的資料,產創條例有很多獎勵補助辦法,這些計畫的補助廠商和金額,工業局都能公開呈現,但為何獲得租稅抵減的公司和稅額不能公開?一百多億元的抵減,不能讓人民知道嗎?時力要求公布申請抵免人資訊,在產創部分,希望能更公開透明,讓全民監督,這對台灣產業經濟發展也會是正面的。
徐永明並提到,根據產創條例第70條,過去3年在工安、食安、環保問題上有嚴重缺失的公司,應追回抵減稅額,但卻很少被實踐。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表示,為了台灣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時代力量支持透過適當的租稅優惠鼓勵優良廠商,讓廠商為產業轉型努力,但「我不認為大家會同意繼續拿納稅人的錢去補貼食安、環保等出現重大問題的公司」,他呼籲,下午關鍵條文表決時,不分黨派的立委能共同支持。
2017/07/05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5日電)屏東萬丹鄉竹林村塑膠棧板工廠鳳榮公司今天上午發生火警,至中午仍在悶燒,濃煙沖天,連高雄、台南都看得到,屏東縣環保局表示,鳳榮是地下工廠,將依空污法罰款。
鳳榮上千坪的廠房今天早上火警,消防隊雖在上午8時14分控制火勢,但約10時許,又再重燃,到中午12時許還在悶燒,上竄天空的濃煙,幾乎全屏東縣的鄉鎮市都看得到,連高雄和台南市民也都看到濃煙柱,議論紛紛,臉書上多是萬丹火警的照片。
由於吹南風,濃煙向屏東市、里港及九如等屏北地區次,不少人在臉書上互相通報「要戴口罩,空氣很毒」。
自由時報 2015-09-26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環團昨天痛批環保署將公告實施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修正案,要求國內兩百七十三家業者裝設廢水排放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卻不需要和各地環保局連線,只公布在「自家門口電子布告欄」,這種做法無法讓民眾監督國內水污染狀況,甚至比中國還落後。
大家還記得半年前「透明足跡」募資的時候說:「因為經費有限,目前只有空污的監測資料,未來會把水污的監測資料放上網」嗎?
現在,我們已將工廠廢水的監測資料初步上線囉~在正式上線以前,想要邀請支持「透明足跡」的朋友,幫我們找找看系統呈現時有什麼問題,如何呈現可以更親民,或是任何使用上的建議,讓我們做更好的修正,請大家幫忙來找碴唷~
我要怎麼查詢工廠廢水的監測資料?
現在就帶大家看看「透明足跡」加入工廠廢水的監測資料後可以怎麼操作。
第一步,在環境地圖的「搜尋條件」裡輸入要查詢的地區或企業名稱,預設勾選「有裁罰記錄」指的是近五年內有違規被開罰的工廠,勾選「即時監測數據」是指有空污或水污即時監測資料的工廠。
(圖為稽查人員到華德美紙業的廢水放流口採樣。翻攝畫面)
蘋果日報2017年10月19日
【鄧惠珍╱彰化報導】太可惡!知名華德美紙業涉埋設暗管違法排放製紙廢水,將致命的硫化氫、甲烷排入大排水溝,害周遭居民長期籠罩在屍臭及牲畜糞便味中,學童被迫戴口罩上課;檢方查出,華德美排放硫化氫濃度超標約19倍,不法利益逾3千萬元;昨依最重可處3年徒刑的《水污染防治法》偵結全案,諭令業者洪成國(60歲)200萬元交保,並勒令停工。
(圖為日月光K7、台塑麥寮、核二廠、竹科、中華紙漿等 2016/4/15 12:30-12:40 間擷取畫面。資料來源:環保署重大點源放流水自動連續監測資訊查詢系統。)
環境資訊中心,2016年4月15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日月光、台塑、核電廠、中鋼、中華紙漿、科學園區、工業區,以及曾發生重大違規事業的工廠,包括日月光K7廠等共135家業者的廢(污)水放流水自動連續監測數據大公開!過去只有連結到地方政府環保局的水質監測數據,現在這些資訊均已連結環保署的公開平台上,有沒有違法偷排廢污水,24小時不漏看。
除了首批上線的業者外,第二批將鎖定每日排放量達5,000公噸的中型工廠,預計約60餘家預計明年初完成連線。之後會繼續鎖定每日排放量1,500公噸的小型工廠。完成後,將可掌握全國80%以上的排水量。
另外,20,000多家工廠的許可證、定檢資料、查核處分資料等4月份開始分批上傳,因資料量龐大,預計10月底才會完成。
不肖業者常以各種取巧、偽裝來規避稽查員蒐證和抽查,環保署改從大量監測數據中,靠機器學習分析污染排放規律,並鎖定可疑區域,幫助稽查員找出關鍵稽查時機,現場人贓俱獲,逮住不良工廠暗夜偷排廢氣。
iThome新聞/余至浩 | 2017-10-09
環境資訊中心,2017年9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保署29日預告「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氯乙烯、聚氯乙烯空氣污染物管制及排放標準」兩項空污管制子法的草案。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強調,這是空污減量的重要配套。
有害空污排放標準的部分,燃煤為主的電廠、水泥廠、煉鋼廠將是首當其衝,面臨「量身訂做」的排放標準,除了自身製程的排放狀況、當地居民的健康風險都會納入計算。不再是過去不分大小廠都以均一定值來管制的狀況。
而一級致癌物氯乙烯、聚氯乙烯,主要是石化業者在製造使用,包括六輕、高雄林園工業區等,管道與逸散源都將加嚴管制。尤其在設備元件的檢測值,環署此次跟上雲林縣府自訂的小於1000ppm,將原本的1萬ppm大幅下修。
有害空污物包括揮發性有毒污染物(VOCs)、重金屬、戴奧辛、酸性氣體等,但目前分散在不同的法規中。此次環署提出有害空污物排放標準,將針對特定行業所排放的有害空污物訂出排放標準。而2020年上路的第一波,將主要會是燃煤電廠、水泥廠、煉鋼廠的製程,他們因為排放重金屬、VOCs而遭列優先鎖定,將有72項有害物納管。後續尚有40多種,預計將在2021、2023年陸續加入。
(攝影:彭保羅老師)
雲林、彰化靠海的那一邊,有個巨大的石化工廠,佔地2603公頃,矗立著398根煙囪,台塑六輕就在那裡。六輕來了之後,不僅原本的農漁業受到影響,工安、環境爭議不斷,台大研究更指出,當地居民罹癌的風險也增加了4倍。因此,六輕旁邊的74位台西鄉民組成聯合求償自救會,集體向台塑提出聯合訴訟,控告六輕排放的空氣污染,造成自己或家人罹癌,要求台塑賠償喪葬費、醫療費、收入與精神損失等相關費用。
六輕是台灣最大的石化工業區,全球排名也在前十大,但對於其所排放的污染與罹病之間的關係仍難以認定。訴訟至今兩年多,歷經11次開庭,幾乎沒什麼進展,就綠盟參與法庭觀察的心得,法官似乎沒有認知到公害訴訟與一般訴訟有很大的差異,目前看似採取最限縮、最保守的解釋與態度,要求原告提出具體明確的科學證據,使原本就不容易的公害訴訟更加陷入困境。
▲稽查人員挖出掩埋魚屍,再依規定處理。雲林縣環保局提供
2017-08-08
蘋果日報 記者林靜盛/雲林報導
大連化工在六輕內設置麥寮廠,上月22日凌晨確認醋酸乙烯管線外洩,並以清水清理地面,造成大排魚隻暴斃,消息迅速外傳,引發漁民、養殖戶質疑水汙染,加上大連化工遲遲無人說明,麥寮鄉長許忠富、代表與各村長,要求大連化工今到公所說明。
大連化工麥寮廠長葉來巡說,醋酸乙烯是黏合劑(白膠)原料,當天接獲台塑公共管線組通知後,立即停止輸送醋酸乙烯,台塑、大連人員先後清水清洗地面,再以清溝車吸清水面醋酸乙烯,且蒐集廠區水排弊死魚隻掩埋,是單純管線零件故障,未造成廠區外汙染,坦承疏失,未依規定通報。
大連化工協理徐英傑補充,已加強管路巡視,比照台塑建立通報制度,且建立對外聯繫窗口,加強地方互動。
榮總毒物科醫師蔡維禎表示,醋酸乙烯是微毒物質,若擴散在空曠處,災情可望較輕緩,醋酸乙烯遇水會產生醋酸作用,過量會有侵蝕傷害,若人體吸入可能侵蝕呼吸道,氣溫高流汗,會導致皮膚紅腫,第一時間可用大量清水沖洗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