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已成長為跨國企業公司,這幾年轉往中國、東南亞、
柯乾庸(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在防疫期間,許多人選擇減少外出,避免與人群接觸。大家宅在家娛樂的同時,常會需要各式各樣的零食相伴。但你知道,你吃下的每一口零食,背後生產商的裁罰紀錄如何嗎?
根據獨立媒體《食力foodNEXT》的文章指出,台灣的休閒零食市場每年約有110-130億的產值,其中至少一半以上是由洋芋片這樣的袋裝零食創造。這些零食除了每年帶來大量難以回收的包裝垃圾,在工廠生產的加工處理過程中,也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大家在挑選零食時,若只考慮口味或價格,而忽略了隱藏在包裝之後,看不見的環境表現,就可能在一口接一口的療癒中,不小心支持了不良企業。
綠盟整理了賣場架上林林總總的袋裝零食,排除掉部分非為台灣本地生產的商品後,發現主要由以下 5 家公司生產。
非常感謝大家對「掃了再買」的熱情支持!
2020年05月,定期月捐共 223 人/總額 36,830 元。
如有匿名需求,請直接至 嘖嘖 修改訂單備註。
捐款抵稅相關事宜,請參考:訂閱式專案的捐款能抵稅嗎?怎麼抵?
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來信與我們聯繫:thaubing@gcaa.org.tw
曾韻安(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實習生)
抱著百分之一百的期待,等到我花兒都謝了,綠盟開發的新APP-掃了再買終於開放下載啦!
I wanna know 它行不行,我馬上帶著手機去賣場測試,看商品的製造商有沒有在背後做壞壞的事,違規得越多或罰款越高,想必就是越不好的商品。所以我就挑了幾個感覺很乖的商品,看看究竟如何!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掃了再買」怎麼操作吧!
非常感謝大家對「掃了再買」的熱情支持!
2020年04月,定期月捐共 169 人/總額 28,580 元。
如有匿名需求,請直接至 嘖嘖 修改訂單備註。
捐款抵稅相關事宜,請參考:訂閱式專案的捐款能抵稅嗎?怎麼抵?
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來信與我們聯繫:thaubing@gcaa.org.tw
近年全民關注空污問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今(25日)舉辦「第二屆環境金害獎」空污的頒獎典禮,從裁罰總額及違規次數最多的前十大入圍名單中,評選四家「環境金害獎」得獎名單。分別是包材生產商「三櫻企業」、國營事業「中油」、石化龍頭「台塑」以及台泥集團旗下的「信昌化工」。
水污得獎名單請見:環境金害獎頒獎典禮 不做產業龍頭,偏做污水龍頭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賴偉傑說明,綠盟整理環保署2019年違反空污法的裁罰紀錄,從1893筆記錄中,依據違規情節的嚴重性、裁罰金額、裁罰次數等原則,選出20家入圍企業。20家裡面有13家石化關聯產業,包含9家石化業,4家塑膠製品業(含合成樹脂與橡膠),其餘則是印染、肥料、水泥與廢棄物處理業等。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舉辦「第二屆環境金害獎」頒獎典禮,頒發金害獎給2019年水污重點違規的公司。從總裁罰金額及違規次數最多的19家入圍企業中,評選四家「環境金害獎」得獎名單。分別是高污染的農地工廠「沅泰工業」、國營事業「台糖」、肉品龍頭「大成」以及食品大廠「味丹」。
空污得獎名單請見:環境金害獎頒獎典禮 石化空污一直排,環境表現死不改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賴偉傑說明,綠盟整理環保署2019年違反水污法的裁罰紀錄,依據違規情節的嚴重性、裁罰金額、裁罰次數等原則,從2406筆記錄中,選出19家入圍企業(包含1家重複上榜),並從中評選出四家「環境金害獎」的得獎名單。
曾虹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三年前,透明足跡集結2000多人的力量,募得400萬元,從推動環境資料開放開始,一步步累積和政府、企業對話的基礎,現在,我們要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我們將推出一款APP,讓消費者有充分的資訊選擇友善環境的消費,促使企業負責任的生產。但我們的經費即將使用完畢,須再度推出募資計畫,這次的募資得到許多藝術家的支持,希望這股共善的心念,能捲動更多關心台灣的力量。
2014年綠盟前往台商在中國的工廠附近踏查時,當地居民控訴台商的污染將他們的村子變成了癌症村。這樣的故事在台灣一點也不陌生,但,我們隔年再次前往時,看到有些台商在品牌商的推動下,已開始改善污染行為。這讓我們相信,改變不是不可能的。
但當我們回台灣著手要推動工廠改善時,遇到了第一個問題-「沒有資料」!
我們看不到工廠的排放資料與監測數據,也看不到詳細的裁罰記錄,這也是民眾長期以來不相信政府有在管理的原因,再加上檢舉的經驗往往不了了之、沒有開罰,更加深了民眾認為政府官商勾結、包庇企業的不信任感。
民眾不相信政府和企業,也不知道要怎麼關心環境,透明足跡就是在思考要怎麼突破這樣的困境而誕生的。
曾虹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
如果有一天,可以選擇相對安全的食品、可以選擇友善環境的商品,你會願意嗎?如果你的選擇有機會促使企業更負責任的生產,你會期待嗎?
我們會因為新聞媒體報導黑心油、毒雞蛋的事件,而擔心買到的食品不安全;我們會因為衛生紙標榜友善環境,而提高購買意願;也會因為頂新使用黑心油而抵制味全、因為達新長年偷排有毒氣體而拒絕達新。
一直以來,我們都想要買安全的食品、想要支持環境友善的商品,但是當我們站在一堆商品前面,卻沒有更多資訊告訴我們該怎麼選擇,往往只能買便宜的、買喜歡的。
因為缺乏資訊讓消費者表達拒絕黑心商品的聲音,使得選用劣質食品原料、污染環境、剝削勞工的不肖企業,能夠壓低成本以低廉的價格在市場競爭,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壞的企業沒有改善的動力,好的企業也很難生存下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透明足跡推出了APP,要找回消費者的力量。
蘋果日報 2019/11/26
為維護環境空氣品質,環保署對南部57家石化業者進行盤查,查獲揮發性有機物洩漏高達58件,總裁罰金額高達600萬元以上,而南區督察大隊隊長王世昌表示,其中中油違規最嚴重,大林廠甚至被裁罰5次之多。
為了避免揮發性有機化學物洩漏,環保署南區督察總隊2年來完成57家石化廠、所有製程設備元件的全面篩檢,查獲元件洩漏超標58處,告發40件,裁罰金額達600萬元以上。
2年來抓獲違規總計58件,王世昌表示,其中最嚴重的就是中油的大林廠,被裁罰5次之多,而林園廠也被裁罰3次,而也已經全面請業者修復洩漏的部分。他也說明,首次發現裁罰10萬元,而後會加重處分。
環保署也提醒事業,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正後,事業排放空氣污染物應符合排放標準,若經督察發現違法情事,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第62條規定,罰鍰上限高達2,000萬元,情節重大者,得令其停工或停業,必要時,並得廢止其操作許可或勒令歇業。
環保署南區督察總隊蕭志豪也表示,除了石化業之外,未來會針對鋼鐵業的污染排放進行稽查,目前會先著手進行國營事業的稽察,而後會稽察南部地區的鋼鐵業污染情況,預計需花費1年半的時間。